
謝謝喜歡我家一期三日的日常 再說技巧前(雖然沒有什麼技巧可言),我覺得最先需要知道的,是帶娃出門拍照的風險。 我的極端案例 最終有全身找回 、 只有找回其中一隻 當這樣摔也不擔心、心境已是無敵狀態,擺拍就會不綁手綁腳自然就拍得好。 怕摔是最影響外拍的因素。 不是倡導要用力摔啦,只是帶出門需要先有娃會受傷的心理準備,這個風險可以接受,再來思考出門拍照。 畢竟一樣摔,一般室內的地板是平滑的,怎麼摔基本上就是擦傷,戶外就不一樣了,地板可能會凹凸不平,一摔不只掉漆甚至會凹一個洞、裂開。 至於說技巧,單攝影的部分,我應該是沒有什麼資格教啦,我拍照很隨性,基本上都是以「紀錄」的心情下去拍,只要有拍到娃、照片/主體不是糊的就好,構圖、光影是其次。 當然,如果希望每一張照片都至少有沙龍等級的美照,這就需要靠大量翻閱照片跟練習,每天一張其實是不錯的練習(但要維持很辛苦),一個月後一定會有進步的。 當然,有一台相機也是很重要的。 不是說手機就不能拍出美照,只是手機內建鏡頭多數是廣角鏡頭,拉太近拍容易形變,如果跟自家手機已經磨合出完美的拍照手感,這部分倒是不用想太多。 只是當照片有景深時,就會覺得自己好像很厲害(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) 有些手機的攝影功能很強,相片的景深明顯、微距的細節也能拍得很清楚,如果剛好同時要買手機跟相機,倒是可以考慮這類型的手機。 至於「擺」的技巧喔,大概內心需要有點小劇場或畫面。 1.先想想想要拍出什麼場景 是正在走路、吃飯、死觀光客到此一遊照? 不用想得太難,我大多就是死觀光客路線(rofl) 2.當在這個場景之下,自己/孩子會有什麼情緒反應或動作呢? 這兩點有想法後,自然就容易幫孩子擺姿勢。 姿勢應該要怎麼擺? 1.最重要的還是經常去摸摸他找到重心,重心找到了自然好擺。 2.你想要的動作自己先擺一次後自然就會知道該怎麼擺、怎樣的角度才是自然的。當然有些動作是人擺得出來但娃比較難/擺不出,如果沒事可以試試,旅行中還是先收起來好好玩吧!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,關節一定要插緊(插到底),腳要擺正、要穿進鞋子的最底部。 如果關節不緊容易掉手,腳沒擺好/穿好會長短腳站不穩或是掉鞋子。 鬆鬆的孩子要怎麼整重心呢? 至於自拍的感覺,自己先自拍一張就會知道!就會知道自拍後畫面應該會留下哪些東西/構圖,如果鏡頭焦距無法太貼近,裁切吧!!!
スポンサーリンク
棐歶さんになんでも質問しよう!
質問
スタンプ
利用できるスタンプはありません。
スポンサーリンク
過去に答えた質問
スポンサーリンク